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1984年

1984年

1月1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丁赛君因病去世。

3月1日,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一行到沪。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张成之代表袁雪芬院长(因公外出)前往迎接。前去欢迎的有越剧前辈艺术家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云霞等。3日晚,演出团在人民大舞台首演《五女拜寿》,招待上海文艺界,4日起公演。

4月4日,上海越剧院邀请在沪演出的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全体同志到剧院参加茶话会。浙江方面出席的有省文化厅厅长孙家贤、省文化厅顾问史行、原省文化局副局长张西华;上海方面出席的有袁雪芬、张成之和尹桂芳、王杏花、张云霞、小白玉梅、刘觉等。孙家贤厅长把一幅六尺立轴赠给剧院,立轴上书:“源自剡溪出,诸流发申江,春风频化雨,沥沥润群芳”。

4月27日,“著名越剧演员和越剧迷联欢演唱会”在沪西工人文化宫举行。参加联欢会的有全国和市的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以及先进生产者。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戚雅仙和中年演员陈琦、朱东韵、孟莉英、杨文蔚等参加。

6月3日,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张成之率领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等主要演员,赴周恩来故乡淮安演出,剧目有《打金枝》、《情探·阳告》、《西园记》选场。

6月12日,赴北京演出后来沪演出的浙江东阳县婺剧小百花演出队的领导及主要演员,应袁雪芬之邀,到上海越剧院进行艺术交流。

7月,浙江桐庐越剧团来沪,在大众剧场演出《春江月》(单仰萍主演),场场满座,获得本市戏剧界的好评。

7月,一出反映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越剧广播剧《艺术魂》,由上海越剧院薛允璜编剧、胡越导演、顾振遐作曲,王文娟、张国华、孟莉英主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

8月3日,山西省运城地区戏剧学校校长、蒲剧演员王秀兰旅沪期间,应袁雪芬之邀到上海越剧院,为一、二、三团部分花旦演员,传授其代表作《表花》一剧的表演艺术,并录了像。

8月上旬,卢湾越剧团部分成员应邀参加香港“中国戏曲节”,由该区文化科科长金星为团长,成员有筱月英、邵文娟、刘丽华、张小巧、魏梅照等11人。10日至14日,共演4场,剧目有《沉香扇》、《真假太子》。

9月13日~23日,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在沪举行。赵志刚获一等奖;胡敏华、钱惠丽、单仰萍获二等奖;许志英、金静、韩婷婷、陈颖、肖雅、张俐获三等奖。

12月5日,上海市青年会演举行,赵志刚、胡敏华获红花奖;韩婷婷、金静、陈颖获新苗奖,陈新章(琴师)获绿叶奖。

12月13日,由上海越剧院周水荷编剧,张少祥导演,吕瑞英、许杰、史济华、叶苞蓓、张国华、张秋萍等主演的现代剧《天鹅之歌》,在北京影剧院上演,并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的演出。

是年,上海越剧院接待来访、观剧的外宾有:美籍华人谭鸾凤,国际剧协美国分会研究生吴美娟,美国领事,葡萄牙里斯本周刊副总编、文艺报主编MONTEIRO,日本大阪外语学院桥木淳一,日本青年代表团松尾国三,日本创价学会妇女代表团,日本评论活动家代表团访华团18人等。

标签:

猜你喜欢

越剧何文秀历史原型 第三节 程式和基本功
越剧表演有程式,这些程式主要是从绍、京、昆等古老剧种吸收而来,也有少数程式吸收自其他地方剧种,吸收后融化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越剧演员为掌握程式技巧,从学...
茅威涛浪迹天涯越剧名段欣赏 第三节 作业程...
越剧导演的作业程序与工作方法,虽因人(导演个人风格)、因情(如赶任务等)而异,但仍有其共同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操作过程: 一、研究分析剧本。 阅读、...
越剧何英近况 第七节 效果扩音字幕
效果: 越剧在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在需要用声音来表示剧中的特定情境、渲染气氛时,是由乐队用乐器来模拟的。如用锣鼓打出“更鼓”声,用唢呐吹出“马嘶”声和婴...
越剧属于中国文化 第一节沿革
越剧刚进入上海时,舞台装置极为简陋,台上一般仅有未经装饰的一桌二椅,为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要求,舞台上出现了桌围椅帔之类的装饰物。在桌围椅帔的运用和桌椅的舞...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