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34年1945年

34年1945年

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弦下腔〕。

3月31日,雪声剧团从九星大戏院迁往青岛路上的明星大戏院演出。

6月21日,傅全香与徐玉兰在九星大戏院合作主演《浮生六记》。

9月1日,徐玉兰参加丹桂剧团,与筱丹桂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

12月24日~25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尹树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金月楼的《御笔楼》等。

标签:

猜你喜欢

越剧五女拜寿全剧演员表 陶 贤
陶 贤 ( 1908 ~ 1967) 编导。原名陶忠澄,籍贯上海。 1924 年考入南洋公学,后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西洋画,同时拜师学传统诗画。艺专毕业后...
我最喜欢的青年越剧演员 陆根棣
陆根棣(1903~1951)戏院老板。江苏省南京人。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经管大来剧场。曾一度充当敌伪“老闸捕房包打听”(暗探),是个依仗“黑道”势力经...
越剧为什么受人喜爱 越剧流派论
越剧流派论 越剧发展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自全面艺术改革以来不断繁衍出众多流派。如20世纪40年代涌现的第一代流派:袁雪芬的袁派,尹桂芳的尹派,范瑞...
越剧的代表人物是 第四节 特点
越剧表演既体现着中国戏曲表演的共同规律,如综合运用唱、做、念、舞(打)多种表现手段创造舞台形象,表演虚拟化、歌舞化、节奏化,运用程式和注重形式美等;又有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