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32年1943年

32年1943年

1月17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主办三十一年度冬赈经费筹募委员会,假座上海电台播送特别节目越剧大会串,参加艺员有王杏花等39位。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陶叶剧团(科班)加入大来剧场作为班底。

6月20日~28日,老闸、大来、龙门、恩派亚、皇后、乐中等越剧场子,先后为华北赈灾义演一场。

11月1日,大来剧场演出《香妃》。演出期间,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腔〔尺调腔〕。

标签:

猜你喜欢

茅威涛浪迹天涯越剧名段欣赏 第三节 作业程...
越剧导演的作业程序与工作方法,虽因人(导演个人风格)、因情(如赶任务等)而异,但仍有其共同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操作过程: 一、研究分析剧本。 阅读、...
越剧何英近况 第七节 效果扩音字幕
效果: 越剧在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在需要用声音来表示剧中的特定情境、渲染气氛时,是由乐队用乐器来模拟的。如用锣鼓打出“更鼓”声,用唢呐吹出“马嘶”声和婴...
越剧属于中国文化 第一节沿革
越剧刚进入上海时,舞台装置极为简陋,台上一般仅有未经装饰的一桌二椅,为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要求,舞台上出现了桌围椅帔之类的装饰物。在桌围椅帔的运用和桌椅的舞...
越剧四小花旦 第一节 谚语口诀
越剧因历史短,出自本身的谚语、口诀较少,大多从民间和京剧、绍剧方面流传进来,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千斤念白四两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等等。现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