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陶 贤

陶 贤

19081967编导。原名陶忠澄,籍贯上海。1924年考入南洋公学,后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西洋画,同时拜师学传统诗画。艺专毕业后曾任中学美术教师、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广告编辑及中央香皂厂绘图员,为推销产品而创造的“黑影画”颇受市民欢迎。1938年起涉足越剧界。1940年编写《恒娘》一剧奠定其编导地位,遂终生从事越剧工作。40年代是他创作的全盛期,与樊篱樊迪民、闻钟关建被合称为“越坛编导三杰”,加上胡知非,则又被称为“四金刚”。经他编导的剧目多至100多部,影响最大的有《恒娘》,由“四季春班”演出,其中某些唱段由马樟花、傅全香、袁雪芬逐日在“好友电台”播唱,开创了越剧演员“唱电台”之先例;其编写的《是我错》又名《仍旧小姐》,成为徐派名剧;《何文秀》,成为尹派名剧;《雪里小梅香》,成为越剧广为流行的剧目。善于从家庭生活取材,注重人伦道德教化,因而有“调剂家庭关系的良师”之美称。剧作构思新颖,格调轻松,内容通俗,文辞浅近,善于发挥演员特点,切合观众心理,因而剧场效果好,上座率高,又有“流行编剧家”的雅号。40年代初,常在排练新剧目时,将台词分抄给演员,教她们从识字开始,理解内容,将排戏与扫盲相结合。40年代中期,又重点培养编导人才,常以自己的住室为课堂,通宵达旦指导青年写作。经其培养的陈曼、红枫等10余人,很快便独当一面,成为越剧编导后起之秀。40年代后期,又任忠孝班越剧科班编导。50年代,曾任春光、艺华、和平、青年等越剧团编剧。1960年入上海越剧院学馆编研组工作,直至病逝。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越剧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2002年
1月30日,著名越剧琴师、〔尺调〕、〔弦下调〕创始人之一周宝财因病去世。 4月21日,由上海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和上海天蟾京剧中心演出公司主办的“彩蝶纷飞沐...
王文娟演唱越剧名段 2001年
3月1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十姐妹之一、“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因病去世。 3月16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对国有文艺院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委托媒体管理剧团。...
越剧的优美唱词 2000年
2月,《上海越剧志》被评为“首届中国文联优秀出版物”。 2月22日,交响伴奏“尹、袁版”越剧《红楼梦》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艺术指导尹桂芳、袁雪芬、徐玉兰、王...
越剧五女拜寿祝寿曲 19年1930年
6月1日,以王永春、紫金香、李桂芳为首的男班,始演于浙江路第一茶楼。演出剧目有《白蛇传》、《九美图》、《何文秀》、《白玉带》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