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资讯 > 静墅里社区津沪越剧团 唱响夕阳红

静墅里社区津沪越剧团 唱响夕阳红

天津北方网讯:“玉林今科中状元,发奋求名遂宏愿。两家尊长上面坐,为什么不见娘子女婵娟。母亲啊,娘子的病体可痊愈,还望母亲去问根源。”记者刚推开静墅里居委会市民学校的大门,就听见屋内传出悠扬婉转的唱腔,推门进去看到穿着戏服的阿姨们随着越胡的伴奏唱着曲儿,表情和手势有板有眼。

静墅里社区津沪越剧团成立于2008年,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成现在的35人,团员们平均年龄62岁,都是因为爱好越剧走到了一起。团长韩春荣告诉记者:“我们退休前都从事不同的工作,我是做外贸的,还有老师、医生,因为喜欢越剧走到了一起,我们特别感谢街道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发源于浙江峸州,发祥于上海,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唱腔十分婉转优美,男女角色都由女子扮演,所以扮相也十分俊美。韩团长说:“越剧是听着容易学起来难,对南方人来说都不是很简单,对于我们北方人而言就更是难上加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咬字。因为越剧使用的是浙江嵊州方言,北方人说话通常比较靠后,而越剧发音比较靠前。最初这可是难坏了我们,终于通过越剧圈里的人介绍,找到了韩志富老师来当我们的指导老师和越胡伴奏。”

韩志富老师出身越剧世家,是地道的上海人。韩志富告诉记者:“我作为一个上海人看到咱们北方人那么喜爱越剧,真是从心里高兴,所以当津沪越剧团找到我时,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刚开始是真为难团员们,越剧的唱词全部是南方方言,北方人是一句也听不懂。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大家,大家也学得十分努力,现在唱得也能算上是字正腔圆了。”

潘玉荣是最早的一批团员,她对记者说:“刚开始学时真是觉得太难了,连‘我、你’这两个字的发音都找不到感觉,心里特别着急,但自己是真心喜爱越剧,也想穿着戏服站在舞台上圆自己的梦,就坚持下来了。我们团不仅有韩老师这样专业的唱腔指导老师,还有专业的越剧演员做我们的形体老师,我们还自费做了专门的戏服,穿上戏服化上妆唱的感觉都不一样了,虽然我们是业余的,也要用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不断地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学员们基本上都唱的字正腔圆,还能唱出一些韵味了。

恰逢此时,铁路俱乐部有越剧票友演出,给了大家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特别激动,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从选曲、排练、走台、制作服装都一丝不苟,都希望能以最良好的状态出现在舞台上。团里年龄最大的李凤英告诉记者:“那是我们团第一次演出,大家都特别激动,老师给排练完,回家也天天练,就怕不熟练,我们还找师傅专门做的服装,那次演出特别成功,收获了大家的赞赏和掌声,心中特别有满足感。我今年73岁了,越剧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唱起越剧我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

津沪越剧团如今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有学员班,还有专业的社团沙龙。成员们还经常到中华戏院、群众艺术馆、滨湖戏院演出。越剧团在2013年还获得了天津市老年戏曲大赛的金奖。

韩春荣团长说:“我们从对越剧单纯的喜爱一步步历练成越剧表演者,这条路不容易,但是越剧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我们的阅历,我们会越唱越好,将越剧发扬光大。”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徐玉兰孙子越剧唱的好 南通艺术剧院越...
12月16日晚 ,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团长范晓萍个人巡演的首场演出走进南京,给省会戏迷带去了艺术享受,也让南通越剧刮起了一阵旋风。 在南京前线大剧院,范晓...
越剧曾被誉为什么 南通伶工学社上...
春风和煦送大戏,百姓齐聚饱眼福。2月9日(大年初二)下午2时,在伶工学社小礼堂,越剧演唱会拉开帷幕。近200名观众一起享受着文化大餐,同庆新春佳节的到来。...
70年代巴基斯坦老电影 余杭小百花黄岩...
9月9日,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一大早便出发前往台州黄岩山头金村演出。这次也是演职人员们下半年的第一场演出,又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当晚,演出还没开始,台...
徐玉兰快乐三兄弟 余杭小百花顺利...
7月8日,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结束了在温州苍南县巴曹镇的演出。连续几天的演出,当地的观众对余杭小百花也十分喜爱,有的还从别的地方赶过来早早的坐在台下,连...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