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27年1938年

27年1938年

1月31日,“越升舞台”到上海演于通商旅社,主要演员为姚水娟、李艳芳、商芳臣等。演出剧目有《仁义缘》、《沉香扇》、《倪凤扇茶》等。

2月15日,“四季春班”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四马路小剧场,竺素娥领衔,袁雪芬为头肩旦,演员还有黄笑笑、任伯棠、傅全香、钱妙花、张桂莲等。演出剧目有《沉香扇》、《碧玉簪》等。

3月19日~31日,“四季春班”、“素凤舞台”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演员有吴昌顺、陆长胜、七龄童、六龄童等),举行二剧种“三班联合会串”,演于老闸大戏院,演出剧目有《宝莲灯》、《盘夫索夫》等。

4月7日,中西电台在上午10时到11时,转播“四季春班”与“素凤舞台”特别节目。

4月30日,“高升舞台”演出于恩派亚大戏院。筱丹桂领衔,主要演员有张湘卿、筱灵凤、贾灵凤等。首演剧目为《大赐福》、《三本铁公鸡》、《盘夫索夫》。

7月1日,马樟花加盟“四季春班”。7月16日竺素娥离去。7月31日起,大来剧场由马樟花、袁雪芬领衔演出,首次合演剧目为《二度梅》,两人合作直至30年(1941年)7月25日为止。

7月22日,姚水娟与竺素娥、商芳臣合作,组建“越吟舞台”,演出于大中华大剧场,8月2日移至天津路天香戏院,聘请原《大公报》记者樊迪民编排新戏。

7月30日~8月31日,由赵瑞花、姚月明、王明珠、李艳芳、孙妙凤为首的4副戏班,联合演出于更新舞台。

7月底,到上海的女子越剧戏班共8班,除“越吟”、“四季春”、“高升”外,还有“越剡舞台”(王明珠)、“天蟾凤舞台”(陈苗仙)、“第一舞台”(施银花、屠杏花)、“心心剧社”(庞天红、叶香厅)、“越升舞台”(赵瑞花)。另外还有男班6班,领衔者分别为王永春、裘凤仙、支维永、周鸿升、谢碧云、马潮水、李桂芳等。

8月13日,为纪念淞沪抗战一周年,所有越剧场子停演。而姚水娟、竺素娥主演的天香戏院,施银花、屠杏花主演的通商剧场,马樟花、袁雪芬主演的大来剧场,筱丹桂主演的老闸大戏院,姚月明、赵瑞花主演的更新舞台,均停演4天。

9月3日,通商越剧场上演由施银花、屠杏花主演的新戏《花木兰代父从军》,并在《新闻报》广告中声称:“此剧申地越班从未演过,本场特请平剧名角导演,文武俱全,银杏合演拿手好戏。”9月12日至14日,姚水娟在天香大戏院也演出该剧,剧名亦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由樊迪民编剧),并在公演前一天(9月11日),英文《报》在“本地表演栏”发表评论文章,将花木兰比做欧洲十字军时期的圣女贞德,同时发表姚水娟扮演花木兰的戎装剧照。

11月10日,为上海时疫医院筹款,在更新舞台举行女子越剧“七班会串”。剧目有《三堂会审》(马樟花、袁雪芬)、《操琴品箫》(筱丹桂、贾灵凤)等。

标签:

猜你喜欢

王文娟演唱越剧名段 2001年
3月1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十姐妹之一、“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因病去世。 3月16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对国有文艺院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委托媒体管理剧团。...
越剧的优美唱词 2000年
2月,《上海越剧志》被评为“首届中国文联优秀出版物”。 2月22日,交响伴奏“尹、袁版”越剧《红楼梦》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艺术指导尹桂芳、袁雪芬、徐玉兰、王...
越剧五女拜寿祝寿曲 19年1930年
6月1日,以王永春、紫金香、李桂芳为首的男班,始演于浙江路第一茶楼。演出剧目有《白蛇传》、《九美图》、《何文秀》、《白玉带》等
越剧有哪些比较经典的剧目 1999年
3月20日,由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在教育会堂正式成立。市委龚学平,市委、宣传部长金炳华,副市长周慕尧,上海兰生(集团)...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