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22年1933年

22年1933年

5月9日,以花碧莲、陈标老、谢雅香为首的男班,演出于有700余座位的永安天韵楼。

7月3日~7日,以李桂芳、吴素琴、裘凤仙领衔的男班,在福星戏院演出连台本戏《啼笑因缘》(6本)。

8月10日,永乐茶园“聘请绍兴女子文武艺员”演出,演员为王杏花、丁世芳、吕凤仙、王彩娟、竺巧云等。剧目有《三美夺夫》、清板《盘夫》和《十八相送》、《桂花亭》、《碧玉簪》、《双珠凤》等。同日,得意楼茶楼在《新闻报》广告中称:“特聘绍兴男女文戏唱做花旦白玉梅坤角正旦周月仙唱做花旦小白玉梅小旦潘凤仙”演出。这是越剧男女混演的第一次见报。演出剧目有《珍珠塔》、《九美图》、《失巾帕》、《烧骨记》等。

10月2日,以赵瑞花、魏素云为首的女班演出于叙乐茶楼,主要演员尚有王明珠、叶彩金、俞凤卿等,剧目有《玉连环》、《诗发缘》。

10月,共有12副绍兴文戏班同时在上海演出:得意楼茶楼花碧莲、琴素娥等,老闸大戏院王永春、紫金相等,昆明戏院支维永等,天海戏院童正初等,福安游乐场谢碧云等,大世界游乐场鸿庆堂戏班,大千世界游乐场赵云峰、马潮水等,新世界游乐场新新社秦月峰等,小世界游乐场庆升堂戏班,先施乐园吉庆班戏班,永乐茶园王杏花等,叙乐茶楼赵瑞花等。

11月,浙江新登的“东安舞台”到上海,卖给叙乐茶楼做班底,与王杏花一起演出,演员有徐玉兰、汪笑真、项彩莲等。翌年春天,王杏花离沪去杭州,“东安舞台”留在上海,与男班混演。

标签:

猜你喜欢

越剧起源于浙江哪个县 第二节 角色行当
越剧的角色行当随着剧种的发展,逐渐衍化,从单纯到齐全。在初期,由于剧目多为表现农村中爱情、婚姻题材的“对子戏”,故以“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
越剧是中国的什么文化 第三节 道 具
越剧在小歌班初期的“砌末”,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小歌班后期及绍兴文戏时期,台上所用道具模仿京剧、绍剧,并由“检场”人(越剧称“值台师傅”)管理。所用道具都放...
越剧何文秀历史原型 第三节 程式和基本功
越剧表演有程式,这些程式主要是从绍、京、昆等古老剧种吸收而来,也有少数程式吸收自其他地方剧种,吸收后融化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越剧演员为掌握程式技巧,从学...
茅威涛浪迹天涯越剧名段欣赏 第三节 作业程...
越剧导演的作业程序与工作方法,虽因人(导演个人风格)、因情(如赶任务等)而异,但仍有其共同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操作过程: 一、研究分析剧本。 阅读、...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