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越剧网
首页 > 越剧知识 > 1989年

1989年

1月3日~23日,虹口越剧团应邀参加香港葵青区第二届艺术节,演出了《盘妻索妻》、《天长地久》。团长张乐竺、副团长都丽芳,主要演员有肖雅、韩婷婷、胡蓓华、王晓莹等。

1月6日,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青年报社《生活周刊》举行的“’88上海青年十大精英”评选活动中,上海越剧院赵志刚入选。

2月6日~10日,上海越剧院“六代同堂迎春晚会”,先后在人民大舞台、南市影剧院演出。参加演出的有老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吴小楼、吕瑞英、金采风;中年演员史济华、陈琦、曹银娣、沈于兰、张国华、胡佩娣、汪秀月、张月芳、王金萍;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王志萍、胡敏华、陈颖、许杰、章瑞虹、方亚芬、张咏梅、裴燕、钱丽亚、章海灵、董慧敏等。节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一郎》、《追鱼》等优秀剧目片断。

2月20日,虹口越剧团与合资企业东南对外房产发展公司联合办团,剧团更名为东南虹口越剧团。

2月25日,由《解放日报》社、上海电视台一台等12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张云霞表演艺术研讨(演唱会)”,在沪举行。张云霞及其于25日~27日,在大众剧场演出了张云霞的代表作《春草》、《貂蝉》、《李翠英》等优秀剧目的选场与片断。

4月7日~10日,毕春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演出,在瑞金剧场揭幕,王文娟、金采风、戚雅仙、傅全香参加祝贺演出。剧目有《书房会》、《盘夫》、《认子》、《赠塔》等折子戏。

4月15日~5月1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赴河南洛阳剧院和河南矿山、纺织俱乐部演出。剧目有《红楼梦》、《碧玉簪》,主要演员有钱惠丽、王志萍、单仰萍、张月芳、汪秀月等。共演出15场,观众12 100人次。

5月9日,上海越剧院历史故事剧《血染深宫》,在人民大舞台首演。该剧由李莉编剧,胡越导演,赵志刚、孙智君、胡敏华等主演,并于国庆节赴宁参加中国艺术节华东片(南京)演出。该剧1990年10月,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

5月17日~6月23日,应美国万丰公司卜啸龙邀请,上海越剧院组成访美演出团,袁雪芬任艺术总指导兼团长,徐乃光任副团长,一行27人赴美国纽约丕士大学、林肯艺术中心、新都戏院、旧金山金都戏院演出。剧目有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和5台小戏。主要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金采风、陈琦、沈于兰、张国华和特邀的毕春芳、张小巧、胡佩娣等。随同演出的还有童双春、王双庆的独脚戏。共演出17场。

6月17日、19日,上海越剧院组织王志萍、方亚芬、董慧敏等青年演员,到黄浦区体育馆,为“”中对维护社会安定作出贡献的工人纠察队、公安干警和指战员作慰问演出。19日,市党政领导朱钅容基、、等出席慰问活动。

7月15日~18日,上海越剧界为浙江嵊县筹建越剧博物馆,在人民大舞台举行集资公演。剧目有越剧优秀剧目片断和清唱。

9月19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和泰国正大(汕头)投资有限公司,举行联营签字仪式。市府副秘书长卢莹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俊西、市文化局局长孙滨等出席祝贺。剧院负责人和徐玉兰、王文娟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9月~10月,上海越剧院的《毋忘曲》(《神王恋》)、《血染深宫》、《李娃传》、《桃李梅》、《杨八姐盗刀》;东南虹口越剧团的《颠倒姻缘》;卢湾越剧团的《哀哀琼宫泪》;静安越剧团的《几度怨盟》等8台大戏,参加“1989上海文化艺术节”的演出。

10月4日,朱钅容基市长偕同离休老干部,观看了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演出的《毋忘曲》。

10月13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首次颁发的“金唱片奖”仪式在北京举行。袁雪芬演唱的《祥林嫂》唱片,范瑞娟、傅全香演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徐玉兰、王文娟演唱的《红楼梦》唱片,荣获首届“金唱片奖”。

10月19日~11月2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赴武汉市人民剧院和安庆石化总厂俱乐部演出。剧目有《李娃传》、《风雨大观园》和折子戏专场。主要演员有金采风、陈颖、方亚芬、章瑞虹、章海灵、黄慧等。

11月2日,上海越剧院与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两套3集越剧电视连续剧《李娃传》开机。一套由老演员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主演;一套由中青年演员章瑞虹、陈颖、王金萍主演,许诺导演。

12月9日~11日,由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越剧音韵与语言艺术研讨会”,在苏州市举行。

是年,由上海戏剧杂志社、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演出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经评选,上海越剧院男演员史济华获主角奖。

标签:

猜你喜欢

越剧何文秀第五场王清版 第二节布景样式
越剧布景,通过40年代的探索实践,产生了与表演风格相吻合的各种样式,为越剧舞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国以后,越剧艺术创作水平大为提高,舞美设计也更上一...
越剧起源于浙江哪个县 第二节 角色行当
越剧的角色行当随着剧种的发展,逐渐衍化,从单纯到齐全。在初期,由于剧目多为表现农村中爱情、婚姻题材的“对子戏”,故以“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
越剧是中国的什么文化 第三节 道 具
越剧在小歌班初期的“砌末”,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小歌班后期及绍兴文戏时期,台上所用道具模仿京剧、绍剧,并由“检场”人(越剧称“值台师傅”)管理。所用道具都放...
越剧何文秀历史原型 第三节 程式和基本功
越剧表演有程式,这些程式主要是从绍、京、昆等古老剧种吸收而来,也有少数程式吸收自其他地方剧种,吸收后融化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越剧演员为掌握程式技巧,从学...

强力推荐